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如果足以引起建筑结构的破坏,就应该在变形的敏感部位或其他必要的部分预先将整个建筑物沿全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成为独立的单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独立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变形缝,不是“裂开”的。 结构安全是建筑的要素之一,把梁、板断开在破坏性试验中是可能的,但那绝不是“变形缝”的概念。 建筑中的变形缝,是为了保护建筑不受“温度应力——热胀冷缩”、“地震力——构件震动、碰撞”、“不均匀沉降”等作用的影响,而采取的保护性构造措施。 变形缝的两侧,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结构构件如梁、板都自成完整的体系。变形缝部位采用柔性连接,如地下室外墙变形缝部位的橡胶(或钢质)止水带、楼板、墙身变形缝处的金属变形缝等,使建筑的功能、空间依然保持完整。 在建筑发生变形位移时,变形缝两侧互不影响,变形缝部位处于不受力的状态,避免刚性破坏。 举个直观的例子吧:大型公交车将前后两段车厢用一个类似“手风琴”的连接体连起来的,可以让过长的公交车体转弯方便、灵活。这就是一个柔性连接,把两个整体连接起来,而绝不是把完整的公交车劈成两半、断成两截。 通常情况下,变形缝两侧为双柱,即在两排柱子中间设置变形缝。 如果是温度缝,空气中的温度作用显著大于土壤,所以通常只在地上部分设置温度缝,变形缝两侧柱子基础可以连在一起,柱间距相对较小。 如果是沉降缝或抗震缝,缝两侧的柱子基础要分别设置,并留出足够的间距,以保证两部分真正成为各自独立的整体,因此柱间距会相对较大。这时,变形缝到两侧柱子之间各有一段挑板,需要挑梁来支承,挑梁尽端会有边梁。只有这种情况下,会感觉“梁是被缝分开的”,但事实是“尽端为悬挑结构的两个建筑单元之间设置了变形缝”,看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在结构逻辑上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梁是完整的,分别属于缝两边的不同结构单元,而不是“断”开。 变形缝绝不是仅仅设在墙上的,用工程术语来说,缝是要“交圈的”,包括楼板、外墙、内墙、吊顶、屋面、女儿墙,甚至基础、底板是完全分开的,同时,变形缝两侧的建筑构件之间要有妥当的构造连接,通常是柔性连接,如“盖缝”、“止水带”等,而不是简单的在墙上“断开”一道缝。
1、在安装之前应认真检验槽口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多余部分应凿去,缺损部分应修补,过深过宽部分需植筋加固,确保槽口的平直度和坚固性。
2、楼地面变形缝装置应满足本图集构造详图的要求,如不能满足应做凹槽或基台,并与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使用M6的膨胀螺栓埋入结构小深度为40mm,使用M8的膨胀螺栓埋入结构小深度为50mm。
3、安装时以变形缝中心为基点,根据所选型号,按图集要求向两侧放样,定出固定铝合金基座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膨胀螺栓的位置,间距符合安装图纸要求。
4、按设计要求安装阻火带(选配)。
5、在缝隙两侧基层及止水带两边用专用基层胶粘剂涂刷,将止水带平整铺贴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相应工具压实,止水带固定后两侧与混凝土结合部位不得有气泡或开口现象。
6、将铝合金基座放入槽口,调整好设计标高,使纵坡、横坡与装饰面保持一致,用膨胀螺栓固定铝合金基座。
7、将滑杆按设计间距布置,初步固定。
8、盖上面板,用螺栓固定。安装完毕后,变形装置表面盖板应与地坪纵坡、横坡保持一致。
9、根据需要嵌入橡胶条、大理石或其它材料。
10、个别接缝处应注入填缝胶并刮平。
11、屋顶缝应特别注意接缝处理,特殊节点及配件由厂家专门加工,详见屋面变形缝平接示意。
12、按节点图处理两种不同型号变形装置。详见屋面变形缝与外墙连接构造。
13、做好成品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