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1)在建筑设计时,应通过调整平面形状、尺寸、体型等措施;在结构设计时,应通过选择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钢筋、设置刚性层等措施;
(2)当建筑物平面较狭长,或形状复杂、不对称,或各部分刚度、高度、重量相差悬殊且上述措施都无法解决时,则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也是必要的。伸缩缝的设置,主要与结构的长度有关。
伸缩缝将基础之上的建筑物组件(例如墙,地板和屋顶(木屋顶除外))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以便建筑物或结构可以沿水平方向水平扩展和收缩。伸缩缝是指沿房屋长度的适当部分垂直设置的结构缝,以防止由于气候和温度变化(热膨胀,冷收缩)而导致结构破裂或损坏。伸缩缝将基础之上的建筑物组件(例如墙,地板和屋顶(木屋顶除外))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以便可以沿长度方向水平扩展和收缩建筑物。缝隙宽度通常为200-400mm。变形缝包括膨胀缝(温度缝),沉降缝和地震缝。在房屋建筑中,伸缩缝过长。当温度变化时,下部结构如土壤内壁的基础,条形基础或箱形基础受温度变形的影响较小,因此上部结构的下部受到限制,其影响大于上部结构;因此,当温度变化时,可能会导致上部结构破裂。膨胀节的安装可以确保不会因温度应力而损坏主要受力部件。桥梁结构中的伸缩缝可以防止温度应力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过多的额外应力,从而导致结构损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设置伸缩缝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开裂。简而言之,为了减少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将膨胀节设置在负荷较小的地方。设置沉降缝是为了防止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或损坏上部结构。例如,当层高不同,地基土不均匀或连接新旧建筑物时,通常设置沉降缝。沉降缝需要破坏基础,但是伸缩缝不能被破坏,因此沉降缝也可以用作伸缩缝。地震缝是为了防止由于振动频率和地震变形的不一致而导致上部结构的两个部分的刚度差异造成严重的地震破坏。布置复杂,建筑物高度差大,刚度差大时,应安装抗震缝。抗震缝应有足够的宽度,否则由于振动周期和相位角的不同,房屋两部分的碰撞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施工安装
1、根据所选用的建筑变形装置型号、规格,确定预留槽口宽度、深度,并确保其平整度、直线度。清理预留槽施工基面,以放置建筑变形缝装置。
2、楼面变形装置预留槽ロ宽度应大于设计宽度,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5mm.墙面、吊顶变形缝两侧应平整,宽度一致屋面变形缝两侧按图纸要求预留。若变形缝两侧高差不一致则应进行修补,修补后混凝土强度、含水率应满足设计要求,两侧高差为0~3mm。
3、以缝隙为中心,两侧对称按变形缝宽度放样,应准确定出固定铝合金基座和膨胀螺栓的位置,间距应符合安装图纸
的要求。
4、如果设计要求选配阻火带,则应先安装阻火带。两侧先用钢钉或膨胀螺栓固定,在两侧与结构面接缝处及阻火带搭接处用防火填缝胶密封,不应有间隙。
5、安装防水卷材止水带,施工时应遵循下列步骤:
a、在变形缝隙两侧基层及防水卷材两边用三元乙丙卷材专用基层胶粘剂按300g/m2用量涂刷
b、待胶粘剂基本不粘手时,将防水卷材平整铺贴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相应工具压实
c、清洁防水卷材接口,使其表面无明显污物,然后按60g/m量在接缝两面涂上三元乙丙卷材专用搭接胶
d、待胶充分干燥后。再涂二遍,待胶干燥至不粘手后,压平、压实
e、三元乙丙卷材固定后两侧与混凝土结合部位不应有气泡或开口现象。
6、铝合金基座固定位置依图纸而定:
a、将铝合金基座放入槽口,调整好设计标高,使纵坡、横坡与地面或墙面保持一致
b、固定铝合金基座螺栓间距为地坪应小于等于300mm,墙面、顶棚、屋面应小于等于400mm
c、视现场情况在端部、拐角处等个别地方加强,增加固定螺栓数量
7、将滑杆按设计间距布放,并用胶带纸初步固定。滑杆间距应小于等于500mm,并视现场情况在两侧端部、拐角处个别地方加强,增加滑杆数量。
8、盖上面板,拧上螺栓。橡胶嵌平型应装入橡胶条。装饰型嵌入大理石或其他材料。安装完毕后,其直线度和平整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a、直线度,全长直线度应为±10mm/n
b、平整度,变形装置表面盖板应与地坪纵坡、横坡保持一致
9、接缝处应注入耐候密封胶并刮平。耐候密封胶的性能应符合《建筑变形缝装置》JG/T372-2012的规定。选用时应注明产品的位移能力和模量级别。产品进场验收时,必须检查产品级别和模量的符合性。填充材料宜采用聚乙烯泡沫条。
10、屋面变形缝装置应特别注意盖板之间及与外墙变形缝装置接缝处理。